聚焦两会 | 代表建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为农民工提供精准岗位

2021-03-11
新闻来源: 重庆市四川商会
查看次数:1681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我们连线了一位帮助200多万农民工就业,被大家亲切称为“农民工司令”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深圳全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全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于“十四五”时期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的建议。

01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采访中,张全收首先聊到了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张全收讲到,2020年初,当时很多农民工都返乡回家过年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很多企业招不到工人,不能按原计划完成订单,同时很多村镇都封村封路,农民工也不能出去工作。他非常着急,几天几夜没有睡着觉,不断和企业沟通,对接用工的需求,同时联系车辆去村里一个一个地接农民工去上班。


因为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春节的时候,在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下,大部分农民工都选择了留在原地,过完春节也都及时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相比于去年,今年工人的工资也都有了保障。


02 就业与招工问题突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离富裕还有一段距离,而就目前农村的现状看,防止返贫复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还是要确保农民工的高质量就业。


今年已经是张全收从事劳务派遣工作的第21年了,凭借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张全收也看到了目前农民工就业存在着问题非常突出。


张全收介绍到,用工企业招不到工人,首先是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存在局限。现在线下人才市场、掌握岗位资源的包工头、熟人介绍的用工信息仍然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用工企业有的岗位不是普通工人就可以操作的,需要专门的技工,但是会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人又没有那么多,造成了技工招不到,普工就不了业的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也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要看工资高不高,住宿条件好不好等条件,这些都是用工企业和农民工找工作之间存在的问题。


03 怎么解决问题?


“张司令”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工可能会出现无工可做的现象,用工企业也会出现找不到合适工人的情况,所以张全收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政府组织多部门联合创建“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农民工家庭情况、就业经历、培训历史、社保、健康状况、目前情况等信息大数据,并实时更新。同时,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农民工提供精准的岗位引导服务,实现农民工、企业、技能培训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更有针对性的信息匹配,使农民工少走弯路,用工企业也好招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


张全收建议建立农民工专业技术培训学校,树立大培训观念。“十四五”期间,传统部门岗位供给能力会逐步下降,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制定严格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约束机制,创建“农民工培训学院”,高标准打造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立以农村劳动力为服务对象的技能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决落实无培训不上岗,不合格不上岗。


04 “张司令”对农民工的心里话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张全收建议农民工一定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去干出自己的事业。有条件的可以去学习一门专业技术,拿到技术证书,就可以从事技工岗位,工资也会比普通工人岗位多一些。同时,希望农民工可以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要稳定下来,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稳定的工作才有稳定的收入。


张全收最后说到,希望我们的农民工进入企业之后,“有问题就说出来,我们帮你解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你好好工作就行”,也希望企业要用心对待他们招到的工人,真心实意地对待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