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播报】重庆新增确诊病例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

2020-02-18
新闻来源: 重庆市四川商会
查看次数:4848

2020年2月17日12—24时,重庆市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例。


新增确诊病例为云阳县1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中,万州区1例、涪陵区1例、江北区2例、九龙坡区2例、巴南区1例、江津区1例、合川区1例、綦江区1例、大足区2例、璧山区1例、荣昌区1例、忠县1例。


截至2月17日24时,重庆市现有在院确诊病例323例(其中重型病例36例、危重型病例13例),累计死亡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2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2315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8766人,尚有354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具体情况如下:

专家认为,近一周来,我市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有力推进,密切接触者转为确诊病例比例进一步降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继续保持个位数,近八成来自密切接触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提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由于症状不明显或者几乎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我市推进“四类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在密切接触者中及早检出无症状感染者,对早发现早控制传染源,起到了积极作用。请有关市民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工作。


更多关注


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
除湖北外,连续13天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


       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两个好消息引人关注:一是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破万”,二是除湖北外,连续13天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从救治力量不断“加码”到科研攻关、血浆治疗等,一系列“硬核”招数正在起作用。


  “整建制”承接病区 最强重症医护力量驰援武汉


  国家调拨精锐“部队”驰援武汉,目标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目前,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有多家国家和省市的医疗队并肩战斗,集中救治重症患者。精锐团队按照“一人一案”制定医疗救治方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每个医疗队“整建制”地承接一个病区,形成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救治,并可以和后方远程会诊。


  据统计,目前已有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武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针对武汉重症多的特点,我们投入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负责重症的救治工作,这已经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


  千方百计救治 新疗法有望纳入第六版治疗方案


  危重病人的救治一直牵动人心。疫情发生以来,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李兰娟院士的团队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在复杂的危重症救治中提出建议,探索出一些新的疗法和技术,纳入诊疗方案之中。目前第六版治疗方案正在形成中,以指导全国的诊疗工作,提高救治水平。


  以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中医专家团队,以及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近600人,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月17日,在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


  截至2月1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844例。除湖北外,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13天下降。


  “这些是非常好的信号,说明我们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郭燕红说,相关分析显示,90%以上的患者都是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综合诊疗手段,加速患者治愈。


  加速科研攻关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成为有力武器


  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磷酸氯喹等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在抗疫战场上,科学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


  “科研攻关工作将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突出任务。”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目前,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有效,即将修订形成的第六版诊疗方案将进一步细化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为采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已有武汉、上海、重庆、广东、山西等地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