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青委会】追寻红色印记 赓续红色血脉 ——川商青委会党支部赴宜宾兴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06-22
新闻来源: 重庆市四川商会
查看次数:3208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更深入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同志和会员企业感悟革命精神,激发奋斗激情。6月19日,我会党支部联合兴文县重庆流动党员党委和重庆兴文商会走进兴文县第一个党支部——兴珙支部旧址和兴文县长征文化公园开展党史学习现场教育。

兴珙支部旧址前合影

面对鲜红的党旗,庄重举起右手,由我会党支部书记、重庆安宣防火技术咨询中心总经理冉启龙领誓,重温入党誓词。共产党人应牢记入党誓言,崇尚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重温入党誓词

 

忆征程 强奋斗

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让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在九丝城镇建武村村支书张杰的带领下,我们对兴珙支部的历史进行了学习。93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在兴文县九丝城镇建武学田上秘密聚会,义无反顾地走向革命道路,于1928年秋成立了中共兴珙支部,红色遗迹留存至今,激励和鼓舞着后人奋进。

学习收听兴珙支部的历史

兴珙支部旧址的房屋修建于清末民初,原为刘元与刘永吉的房屋。农民夜校由刘元回乡后创办。刘元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来这里为贫苦农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号召大家一起来反抗地主的压迫剥削,反对国民党政府各种沉重的苛捐杂税。

1929年10月,兴珙支部领导的农民武装与川南工农革命军独立团在兴文县簸峡清凉寺合队,改为四川红军第四路游击队。从此转战在川、滇边境一带不断打击着国民党反动派的地方统治,扩大了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参观农民武装斗争展陈室

 

敬献花篮 缅怀革命先烈

回望8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炮火硝烟的年代。朵朵鲜花寄托着我们的哀思,革命先烈们请安心长眠,吾辈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革命的火种,沿着革命先烈的脚印和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向革命先烈默哀

瞻仰革命烈士墓园

“元怀门”是为纪念革命先烈戴元怀同志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戴元怀同志是原中共粤赣省委执行委员、红一方面军红八军团民运部长,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指挥员。川南游击纵队准备突围到云南威信境内,却被保安队堵住了入滇要道。戴元怀同志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挺身而出,主动留下断后,带领通讯班11名红军战士在大石盘阻击敌人,战斗5小时后,纵队主力安全转移,年仅26岁的戴元怀和11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聆听“元怀门”历史

通过参观兴珙支部旧址,学习兴珙支部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战斗历程,以及了解革命先烈们的奋斗事迹,大家深感革命先辈们对共产党信仰的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和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决心。


这样的红色精神同样激励着青年党员们,我们将在自身的岗位上守法经营,开拓创新,全面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并引导广大党员、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