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商青委会】我会组织成员参加四川商会线上论坛会,共同分享“金融十六条”
二十大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路上有新气象。近期,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新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1月11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开发贷、信托贷款、并购贷、保交楼、贷款展期等16条措施(以下简称“金融十六条”),为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11月16日,四川商会特意策划组织线上论坛,邀请会内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共9名企业家共读“金融十六条”,我会常务副会长卢龙飞和副会长陈相代表青委会应邀参与分享,以青年企业家的所知所想和大家就新政将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利好当前房企应该做什么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深入探讨。
我会常务副会长、魅力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龙飞作为第一位分享嘉宾拉开论坛序幕。卢龙飞从事房地产行业15年,他认为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频繁出台,特别是“金融十六条”是史诗级的救市政策,前所未有。
他认为“金融十六条”有四个主要方向,即保交楼、处理好暴雷房企、保障购房者的权益、做好房地产的融资。四个重点:对国有、民营房企一视同仁,渡过目前难关;房地产的上下游、建筑、建材等企业稳定信贷投放;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防暴雷;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房地产还是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一定会慢慢转好。
但是,他同时提醒,政策出台到企业资金落地,需要一个运转周期,建议企业与建委、银行紧密沟通,做好各项方案。
我会副会长、重庆优地工业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相拥有两家建筑、市政双一级建筑企业。结合自己从业多年经验,他认为虽然“金融十六条”力度大,但建筑类企业能享受到的红利微乎其微。因为银行贷款的硬性门槛要求很高,能满足条件的建筑企业非常少,包括部分地方国企。这就倒逼建筑企业苦练内功,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和积累信誉。
陈相说,他目前的破题思路是——寻找一些处于发展阶段的地方国企或者央企进行合作,而他们也需要各种社会资源来开拓发展业务,从而达到整合和发挥优势资源的目的,形成双赢。他准备把建筑板块的团队整体入职目标企业,形成长期合作。
以下是各位大佬的分享,一起来学习吧!
四川商会党委书记、会长、金阳地产集团董事长刘达平从事房地产行业20多年,他引用《医宗金鉴》名言“先身而生,谓之先天;后身而生,谓之后天”阐述了他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他认为,前20年,房地产发展迅猛是因为先天优势明显——改革开放红利巨大。如今,房地产已经进入“后天”时代,虽然“金融十六条”释放了非常利好的信号,给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好政策,为房企开启了第二个“春天”,但是,现在以及未来,房企必须后天努力、苦炼内功,才能谋取高质量发展。
那么后天时代,房企如何获取高质量发展?刘达平结合龙湖等房企龙头事例,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房企必须告别开发商身份,转变为运营商、服务商。目前,金阳集团就已携手万达、成都中医大国医馆、资客集团、知名专家张淑媛博士等多方优势资源,全力打造“酒店+社区食堂+中医诊所+社区养老+商业运营”的模式,启动了金佛山·里仁美栖、金阳第一农场、重庆映像·万达坊的改造升级,力求打造设施更加人性化、配套更加完善、居住更加舒心的精品项目回馈市场。
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重庆驰旭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友强认为,中国房地产、建筑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0年为起步酝酿阶段;2000-2020年为高速发展阶段,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企业和市场都高速发展;2020-2022年,房地产、建筑建材经历了很大冲击,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他说,虽然市场低迷,但近期利好消息频传。11月8日,交易商协会表示,将拿出2500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随后便受理龙湖集团得到200亿融资,富力地产135亿境内债务展期成功,新城控股发行债券150亿,美的置业申请发债150亿。11月11日,“金融十六条”的发布,以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疫情防控二十条的发布,也都是对市场发展的维护。
曹友强提醒,作为重庆川商,更应该关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去年12月14日,川渝两地党委、政府联合部署了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46项160个重大项目,计划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口岸物流体系,实施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等,总投资2万亿。其中巨大的机会,大家都应该高度关注、积极参与。
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四川恒阳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恒认为,“金融十六条”的出台,意味着对房地产融资的大方向从限制转向了支持,未来的方向将是“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这让房企更有信心。但是整体来看,未来几年国家房地产行业调控总基调将保持不变,企业端“三道红线”、银行端“两条红线”、土地“两集中”等政策仍将继续执行,但金融端会渐趋宽松。
他认为,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更需顺势而为,控规模、调节奏。一是要紧盯融资窗口期,加速销售回款,确保现金流安全;二是要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三是要聚焦优势城市,优化项目布局;四是要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提高品牌影响力。
四川商会常务副会长、贵州仁怀酱王府酒业集团董事长罗琼说,白酒行业是一个具有典型周期性特征的行业,随着经济周期的伸缩而波动。白酒与流动性(社融存量、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以及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有着紧密关系,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呈现正相关。
罗琼认为,“金融十六条”推动房地产复苏、产业复苏,必将带动消费升级,推动白酒行业增速发展。酱王府在商会得到了老乡们的大力支持,她们愿意与房企及相关企业深度合作——与房企闲置门面与合作开办专卖店,为项目带动人气;为房企定制高端个性化的酒;与物业系统深度合作,为业主50岁、80岁生日等高龄寿宴免费送酒等。
四川商会监事会副主席、重庆大地生态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刁雪梅讲到“金融十六条”很多条款出人意料,重新定义了目前这个非常时期的四大关系。一是银企关系。“金融十六条”不仅放大了监管尺度,还给了相关机构和人员一定的免责条件,真正意义上让金融机构和房企站在了相同立场,让大家携手共赢、共度时艰成为可能。二是国企民企关系。国企有资源,民企有效率,“金融十六条”在最为重要的开发贷上一视同仁,则让兄弟之间成为真正少有嫌隙的同路人。三是买卖关系。“金融十六条”明确为房企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和新增配套融资,更大程度上保证了购房者的基本利益,让供求两欢、供求两旺有了起码前提。四是同行关系。“金融十六条”重点支持有优质房企兼并受困、出险房企项目。昔日土拍对头,今日白衣骑士。这就将房企化成并购和被并购两大阵营,一场大博弈、大淘汰、大出清的行业戏码即将上演。
刁雪梅认为,政策从制定出台到实施落地,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她建议所有房企和房地产相关配套企业,首先要确保今年平稳过冬,保障自己的企业活到政策全面实施时。其次要做好明年公司发展的规划。第三要积极地和大型央企、国企地产公司展开合作。第四要拜访金融机构了解具体政策落实的时间,在政策实施的前期和金融机构做好沟通工作,为政策落实到企业节省时间。第五,未来市场以改善性住房为新需求,购房者对房屋的性价比要求会更高,要尽力开发性价比高的精品楼盘。
四川商会副会长、重庆金钥匙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萍认为,因为前期政策调整,房地产行业一直低迷。虽然“金融十六条”带来了很多利好消息,但这不是房地产的春天。房企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住主业、练内功,静观风云再发力。
孙萍说,因为之前20年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其投资属性太过明显,且有很多产业和行业都被绑架到房地产上,国家现在的大政方针就是要挤掉其中的“水”和“汽”,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房住不炒,然后逐渐解绑其他产业和行业,让国民经济偏向实体、偏向民生、偏向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金融十六条”在这个背景下出台,是以时间换空间,在挤掉水汽的同时,也让房地产更加健康、坚实地发展。
“金融十六条”虽然不是春天,但也蕴含机遇。她建议房企密切联系银行,抓住时机,保存实力,练好内功,保证尽量多的现金流,尽可能去杠杆,优化经营、优化产品、优化项目,谋求更好发展。
遂宁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盛世文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党政为多个房企担任多年法律顾问。他认为“金融十六条”从开发商、建筑商、购房人三条路径向房地产输血。这一次救市,从保需求、保项目进入保主体阶段。但不是人人有份,主是要救优质房企。
从实操来看,此次央行能联动银保监部门共同行动,政策推放、执行力度都会更大,但是效果并不一定有大家预想的那么好。从房价、居民杠杆率以及经济增速、城镇化增速、人口增速三个方面来看,楼市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建议大家认清形势,抓住“金融十六条”的机遇,尽量苦练内功、合规经营,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字字珠玑、真知灼见,聆听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