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保供志愿者(11)西区医院抗疫记
自11月重庆打响疫情歼灭战以来,商会副会长王贤毅单位——重庆西区医院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打响了一场漂亮的抗击疫情、救死扶伤的保卫战。
该院一手抓院内救治,全力承担了整个九龙坡区封(管)控区危急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一手抓疫情防控,在本院医护紧张的情况下,还前后3次共派出98名医务人员,支援重庆市级统筹抗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和医者仁心的高尚情怀。

西区医院2022抗疫数据
一、直接参与抗疫人力投入:
1.核酸检测——先后共投入30000余人次参与(含大规模核酸、便民采样点、学校常态化采样、实验室检测以及省外、区外、区内支援等);
2.隔离点及方舱医院建设——先后派出近1000人次参加;
3.新冠疫苗接种——先后派出接种人员、保障人员约1600余人次。
二、防疫物资:约120余万元;
三、保障物资(包括租车、生活保障等):约25万余元。
疫情防控
“守护重庆、我不缺席”
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主城区先后启用多个方舱医院,急需大量医务人员。在接到消息后,西区医院克服人员极其紧张、工作极端困难的不利条件,立即选派医疗骨干组成抗疫先锋队前往支援。
西区志愿者帮忙运送物资
11月17日晚,该院20名医务人员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驰援九龙方舱医院,这也是西区医院自本轮疫情以来派出的第3批医疗队伍。
至此,该院已有98名医务人员冲锋在了疫情最前沿,全力支援16个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及定点医院的救治工作。
凌晨仍坚守岗位实施消杀
在医疗队98名医护人员中,有抗疫经验丰富的一线医生,也有刚结束核酸筛查任务便又“无缝衔接”,投入新“战斗”的年轻护士。大家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努力夯实击退疫情战斗力。其中,在医疗队中16名党员同志纷纷带头冲锋,勇挑重担,充分体现出关键时刻党员表率作用。
护士和利华是入党三年的年轻党员,也很快进入岗位,进入工作状态,发挥出专业优势。为了能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在其他队员都回酒店休整后,积极向上一批队员请教相关工作一直到凌晨。全科医学科护士吕雪已在西彭隔离点值守近一个月,和隔离点15位同事一起,构筑起疫情防控墙。“越是这样特殊的时期,越需要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不畏困难、坚守岗位”,吕雪说。
为支援抗疫,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周铭还一家五口齐上阵。周铭坚守医院近20天没有回过家,老公吴安云在九龙坡华岩镇华福雅苑社区给居民扫码、发棉签;父亲陈友华和母亲田维芳在现场维持秩序;儿子吴君豪主要负责扫码信息录入和楼栋的日常巡查。
与同事一起坚守岗位的周铭
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采访周铭家人
院内救治
“挽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
11月8日下午,西区医院在接到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下达救治封控区、临时管控区患者的任务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相关事宜。并仅用2小时就突击完成了硬件改造、流程优化、人员抽调等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建立起了“专用救治通道”——在负一楼急诊医学科,设立“封控区门诊”;在住院部14楼、住院部8楼,分别设立“急诊综合病区”和封控专用孕产房;在九龙坡区二院玉清寺院区,设立封控儿科诊区,满足封控区患者的各类就医需求。
封控区门诊服务现场
在医护配备方面,西区医院各诊区有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包含急诊医学科、心脏血管疾病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疾病中心、妇产科、儿科等多个科室,全院40余位精干医务人员自愿报名加入“专用救治通道”医疗小组,承担起封控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同时,来自各三医大各附属医院、三甲教学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也随时待命,遇到临时管控区急重症患者求诊,可以立即提供医疗支持,确保每位患者能得到精准治疗。
院领导慰问封控区患者
消化疾病中心急人所急
全力救治危重病患
11月15日,西区医院消化疾病中心接到一例重症——患者李先生脸色苍白、面容痛苦,身体非常虚弱。患者家属自述,患者在家已有腹痛、腹泻、反酸、烧心、大便带血等症状,经检查,李先生患有罕见的胃癌、结肠癌多源性恶性肿瘤,必须尽快手术、切除肿瘤,否则随时引起肠梗阻、危及生命!
李仕强副主任正在查房
在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梁平教授、消化疾病中心普通外科主任程应东教授指导下,消化疾病中心胃肠外科副主任李仕强先探查腹腔有无肿瘤转移,再用超声刀分离结肠肿瘤并根治性切除、取出……接着行远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消化道重建……历时4.5小时,李仕强运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为李先生切除了8cm*6cm的结肠癌肿瘤和6cm*4cm的胃部肿瘤,手术圆满成功。
11月25日上午,在重庆西区医院住院部13楼消化疾病中心病区,71岁的李先生已经能下地行走,即将康复出院。
术后第四天,李先生下床活动
封控区儿科诊疗区闭环管理
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手抓
冬季是幼儿发病高峰期,西区医院还专门建立了完全独立、闭环管理的封控区儿科诊疗区,用于收治全区封控区和临时管控区的绿码患儿。
儿科行政主任练生利担任封控诊疗区医护专班负责人,为了实现24小时接诊,医护专班的每一位成员均吃住在医院。
为实现闭环管理,医务人员为患儿床旁抽血
11月10日凌晨,谢家湾街道封控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车送来患儿小颖(化名)。小颖因连续3天反复高烧、咳嗽、咳痰未见好转就医,患儿及家长三天内核酸均为阴性、健康码均为绿码。
被社区送到西区医院后,患儿从封控区儿科诊疗区入口进院,经医生仔细查体、问诊和查血、照片检查后,患儿被诊断为急性扁桃体发炎和支气管炎,给予退热和消炎治疗后,患儿很快退烧、病情快速好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派专车将患儿接回,患儿的整个就医流程均在闭环管理中。
练生利主任正在为患儿查体
截至13日下午15时,像小颖一样在西区医院得到及时妥善救治的患儿已经有85名,其中15名患儿正在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血液净化中心全天值守
守护生命不停“析”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患者,每周需要2-3次血液透析治疗,一旦中断,就会引起心衰、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接受了“收治九龙坡区封控区血透患者”的任务后,西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每天接诊量突增6成。为了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医院肾内科主任王代红11月9日接到指令后,就立即在医疗管理部等各部门支持下,设置闭环管理相关措施,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除一名哺乳期同事,均24小时值守医院。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透析参数
王代红主任介绍,科室有22台血液透析机,长期为近百名尿毒症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近日,又增加了60余名封控区及住院患者,血透人数陡增六成,因此,血透班次从平常每日2班次,增加到现在每日4班次,从早上7点到次日凌晨2点,人机不停歇。
疫情期间,每天深夜深夜23:00,血液净化中心依旧灯火通明。肾内科主任王代红教授和秦剑医师、陈建护士长等同事,送走当日第3班次血透患者后马上投入到防控消杀工作中,准备迎接当日第4批血透患者……
凌晨2点,仍在岗位的医务人员
另外,截至25日,1000余名来自封(管)控区的患者通过“专用就诊通道”到西区院就诊,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有200余名患者收治住院,经有效治疗后,55名患者已陆续康复出院,余下100余名病情较重的患者经流调及按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筛查后,已陆续转入专科科室继续对症治疗。
急诊综合封控病区医护团队
后勤保障
温暖举措送到一线
一线员工攻坚克难,医院的后勤保障也是温情有爱。为使一线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后顾之忧,西区医院党委主动作为,关爱一线职工,多次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提供物资等保障,让全体医护人员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娘家人”的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
据介绍,医院一直积极开展疫情一线工作人员调查摸底工作,对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职工”夫妻档”及家庭困难干部职工进行筛查、统计。西区医院党委书记李南带头下沉防控一线,及时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实际困难,并根据实际需求,分批次运送防寒衣物、食品、药品等物资,让一线医务人员们直呼“暖心”、“感动”。
后勤队伍为一线运送物资
同时,为减轻疫情给一线医务人员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员工能以昂扬的状态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医院专门组织心理疏导团队,第一时间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及时为情绪有波动的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关怀和疏导;提供睡眠医学中心的减压舱,为因高强度工作导致睡眠紊乱的医务人员提供治疗。
真诚的慰问和贴心的祝福让坚守在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的医务人员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站好岗、担起责,不辜负医院的安排和领导的嘱托,展示出西区医院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齐心协力,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感受到来自娘家人关怀和温暖的医务人员
西区医院党委书记李南表示,下一步,医院党委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持续开展关心关爱和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工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职工的心坎上,汇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