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播报】重庆新增18例!专家:对气溶胶传播勿需太过紧张
新增确诊病例中,万州区12例、江北区1例、九龙坡区1例、渝北区1例、合川区1例、垫江县1例、巫山县1例;新增重型病例中,万州区1例、江北区1例、长寿区1例、合川区1例、大足区2例;重型病例转危重型病例为万州区1例;新增危重型病例为渝中区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万州区3例、合川区1例、开州区3例、云阳县2例、巫溪县1例。
截至2月9日24时,重庆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8例;现有重型病例34例,危重型病例22例,死亡病例2例,出院病例5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668人,已解除医学观察9114人,尚有6554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提示:密切接触者是指14天内曾与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人,包括办公室同事、同一教室的同学,以及其他形式的接触者包括同机、同车的乘客等。所有密切接触者都要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密切接触者应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严格实行“定点集中、单间隔离”。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但必须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要立即就医。
更多关注
市疾控中心专家:防控关键还是尽量避免聚集、戴好口罩等
龙江介绍,气溶胶传播并不是一种新奇的途径,它在一些传染病里都有存在,多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因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有较多不清楚的地方,气溶胶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市民不必对气溶胶太过紧张。
据了解,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而气溶胶本身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或者固体小颗粒,比如常见的雾霾,就是一种气溶胶。
“气溶胶传播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龙江说,在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等防护措施,能保护公众不被感染。因此,防控的关键还是尽量避免聚集、戴好口罩、减少近距离接触、勤洗手、多通风。
2月8日12—24时,重庆市报告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8例。龙江说,从数据来看,近几日新增病例数增长有所放缓,这反映了重庆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部分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人群,仍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