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论述 1987年5月11日 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政策与阁下一样,是把战争与和平问题、南北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这就抓住了要害。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表面上看是发达国家之间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实际受害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放政策,中国也坚持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

重要论述 1952年5月9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五反定案、补退工作等的指示,为结束五反运动,提出一系列从宽处理的政策规定。指示指出:在五反斗争中,工作组和工人对资本家违法所得数一般都算得很高,在定案时必须合理地降下来,使合乎经济情况的实际,必须使一般资本家在补退之后还有盈余。退补的比例,我们认为以照三分之一略多一点为适宜。这样就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取得主动,而使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使资本家重新靠拢我们,恢复经营积极性,使工人不致失业。数大者可分多年补退,一部分还可作为公股不要交出现金

重要论述 1960年5月7日 毛泽东同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活动家、和平人士和工会、青年、学生代表团谈话。谈话指出:一九四九年,我们就基本上解放了大陆。不仅蒋介石怕我们,而且美国人也有点怕我们,因为我们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团结起来了。还是人要紧,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只要把人团结起来,手里掌握着武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就怕我们。当然不是只有打仗这一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又指出:人常常是有很多迷信的,迷信帝国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再有一种,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觉得自己力量

重要论述 1948年5月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同陈毅、粟裕等商讨渡江问题后,本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并华东局电。电报指出: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关于粟裕兵团的作战地点和任务,中央军委曾于一九四八年一月决定由粟裕率领兵团的三个纵队南渡长江执行宽大机动任务,先在湘赣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然后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挺进闽浙赣地区,

重要论述 1932年5月3日 毛泽东在漳州复电中共苏区中央局。电报指出中央的政治估量和军事战略完全是错误的,并陈述了两点理由:(一)三次反“围剿”战争和日本出兵之后的中国统治势力,特别是蒋系,已经受到很大的打击,对于我们只能取守势防御的攻击,至于粤军亦是防御攻击性质。决不应夸大敌人力量,以为敌人还有像去年三次进攻给中央苏区以大摧残的可能,而且在战略上把自己错误起来,走入错误道路。(二)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

重要论述 1922年5月1日 毛泽东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更宜注意的问题》一文。文章提出要注意劳工的三件事,即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动全收权。指出:那些不能生存的人失业的人,问题则在如何使之生存与得业,在现时的湖南我愿大家特别注重在这里。文章强调:工人做的东西应该完全归工人自己,这就是劳动全收权。劳动全收权自然是共产主义实行以后的事,但也不要太忽略了,因为这实是世界上已经有了的一个大潮流。劳工的三权问题无论怎样不注意,有一日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39年5

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

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

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

重要论述 1943年4月16日 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革命军队管理的原则》一文。文章分析了革命军队得以巩固的原因,指出:革命军队组织力量之巩固,是建立在自觉的革命纪律上,这种纪律的基础在于:全体军人对于革命、对于抗战建国事业抱有无限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在军内,上下一致,相互爱护,服从命令,万众一心;在军外,军民一心,绝对服从党的领导,遵守政府法令,爱护民众。此外,指挥员指挥正确,关心部下,甘苦共尝,以身作则,因而获得部下爱戴,虽挥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指挥员对部下的